《儒林外史》中的实业教育探索对我国发展职业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花费二十年心血所著,也是他一生创作水平的巅峰之作。鲁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书中攻难制艺及以制艺出身者亦甚烈,如令马二先生自述制艺之所以可贵云”(下引马二在第十三回“论举业”的全文)。此外,还说他的议论“则不特尽竭当时对于学问之见解,且洞见所谓儒者之心肝者也”等话[1]。胡适先生也提到:“小说见识高超,技术高明。马二先生论举业的一段话,句句恭维举业,其实是句句痛骂举业”[2]。由此可见,虽然小说描写很多不同的事件及人物,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其中的一些故事中也有中国古代实业教育的缩影,比较突出的是萧远山重农桑和市井四奇人的案例。
正因为这部作品情节中简单提到的一些实业教育的内容,可以让笔者理解为是中国古代实业教育的一个缩影。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职业教育是由实业教育演变而来。因此,这部小说中的一些实业教育的缩影及小说中所描述的一些人物对实业教育的探索对中国发展职业教育有一些借鉴意义。笔者将从小说中祭泰伯祠、萧云仙重农桑兴学堂及市井四奇人三个情节来加以阐述。
一、《儒林外史》中实业教育的探索
(一)实业教育初探背景:祭泰伯祠
在《儒林外史》众多情节中,祭泰伯祠无疑使其中的一大亮点。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用了大篇幅的文笔描写了祭泰伯祠的起因、过程及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与后来的萧云仙的重农桑和市井四奇人以技艺为生形成鲜明对比。小说在第三十五回,通过皇帝之口把“百姓未尽温饱,士大夫亦未见能行礼乐”视作朝政的两大不足。统治者认为百姓不能够解决温饱,当官的也不能遵行礼法。一些士大夫遵从圣意,想方设法遵从礼法。因此便有了第三十三回里迟衡山对读书人的批判:“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何里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全然不曾制作礼乐。”后来他与杜少卿等人结伴盖了一座泰伯祠,供人祭拜来学习古礼。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统治者教化百姓,也能让百姓学习到礼乐,培养有用之才。他们认为仿古制便能使社会和谐、百姓温饱。
泰伯被奉为一个偶像来供世人膜拜,一方面是因为有孔子以来的文人都信奉礼治为治国安邦之本;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吴敬梓想通过这一事件来表达他对社会发展模式的一次探求,要靠建泰伯祠让文人懂礼,进而传播扩散。然而这一则故事的结尾在小说第五十五回中提到:只见“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3],很明显的揭示了想改变社会面貌仅仅通过效仿古人,恢复古制是行不通的,换句话说,仅仅通过思想引导而不去通过一些方法去实践是难以成功的。这也为下文中小说对实业教育探索做了一个重要的铺垫。作者也在此事件中埋下伏笔,用以与小说结尾作出呼应。
(二)实业教育初探:萧云仙种农桑,兴学堂
在这篇小说中,萧云仙无疑是非常出彩的人物。之所以把他的故事作为作者对实业教育的初探,主要因为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萧云仙从父亲那学到弹珠绝活,从而行侠仗义救人,进而郭孝子盛赞萧云仙扶危助困,劝他为国效力、长留青史。因此才有后来萧云仙投军后建功立业,进而安抚流民百姓,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筑边城、兴修水利、开垦天地和种植经济作物。他还带领百姓开办学堂,在秋收时节建坛祭农,萧云仙亲自教百姓礼数。数年间,居然把边塞地方治理成一派江南风光。小说中所叙述的萧云仙的办学堂,重农桑的实践和祭泰伯祠中倡导的礼乐兵农,可以看成是作者吴敬梓对颜李学派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颜李学派的“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实学思想体系的体现[4]。小说第四十回中,少保班师回朝后,留萧云仙重筑青枫城,足足三四年才完成——可见是座固城。然后出榜招流民定居,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萧云仙亲自指点百姓开渠,“沟间有洫,洫间有遂,开得高高低低,仿佛江南的光景”[5]。劝课农桑无非是中国古代实业教育缩影的典型,然而萧云仙不仅重视实践的农桑,而且主张兴办学堂,可以得出这不仅仅是一种只注重劳动的实践方式,也是一种追求丰富理论知识的一种早期的实业教育的探索。
小说中作者用了简明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萧云仙的故事。故事因为萧云仙的贪污腐败而结束。看似是一个悲剧结尾,于是作家开始了一番迷茫和困顿,但是他没有沉沦而是将目光投入到了市民阶层。在小说结尾描绘出市井四奇人形象。这则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实业教育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文中萧云仙重筑青枫城,使得青枫城仿佛有江南的光景,不难看出这种以重视农桑、重视教育的早期实业教育是成功的。